叶光之声-关注热点、焦点、疑点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

叶光·打假·维权

重庆叶光商品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指定质量法维权调查机构

http://www.yeguang315.com

一张照片的故事-闽粤赣边广州第二代二三事

发表于:2024-03-03 点击:

 微信图片_20240303164950.jpg

    龙岩广州闽粤赣边区红二代聚会,由左至右

    1、李东明,闽粤赣边特委(省委)书记,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外孙、闽粤赣边韩江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碧山之孙;2、罗荣,闽粤赣边游击纵队司令员、粤赣边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屏汉之孙、闽粤赣边纵罗绍汉之子;3、邢瑛瑛,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代;4、古延贤,原红十一军军长、中共七大候补中央委员,原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之子5、丘建东闽粤赣边纵闽西南接管团闽西分团副团长,原福建省龙岩地区公安干校校长丘善余之子,现龙岩市闽粤赣边革命历史研究会监事长。6,黄晓芳,原闽粤赣边纵队司令部炊事班长,龙岩市上杭县离休老干部黄兴之女,龙岩市闽粤赣边革命历史研究会理事。7、邹国胜,闽粤赣边纵队粤东支队情报科长,韩江纵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四支队支队长邹子昭之子;8、符晓生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教师。(2024.2.27,广州黄埔大道暨南大学)

 

一张照片的故事--闽粤赣边广州第二代二三事

丘建东 2024.2.27

 

    我出席2024.2.27下午五点钟举行的广州部分闽粤赣边老干部第二代座谈会。关于这闽粤赣边区,这是中国党史的一个历史概念,特指闽粤赣三省汀江韩江连接地带,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创建并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区域,其干部建国初期布散到闽粤赣三省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303165008.jpg

  (一)古大存的儿子古延贤

    古大存,一个很生僻的姓,却是一个闽粤赣边区党史上有名的人物,我爸爸生前六七十年代在上杭县西门农场劳动时就给我提起过这个英雄的名字,他叫大古,广东东江红十一军军长,党的七大候补中央委员,广东省副省长。(他的儿子古关贤,叫小古,也参加红军部队)。古大存一生道路坎坷不平,还英年早逝。1979年1月25日,广东省委第三书记习仲勋说:文革中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遭到诋毁,彭湃同志被打成“叛徒”。古大存在六十年代广东反地方主义时期是受难者。 1982年4月,广东省委向中央纪委和中央呈报《关于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问题复查结论的请示报告》。1983年1月,中央纪委向中央书记处呈报《关于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问题审理意见的报告》。同年2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冯白驹、古大存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今天来参会的就是古大存的小儿子古延贤。他个子高大,语音北方,他自我介绍,我是延安出身,故名字叫延贤!(二)邓发的外孙李东明,他还是越南人李班李碧山的孙子

微信图片_20240303164956.jpg

    李东明带来暨南暨南大学出版社写他外祖父邓发的新书送给大家,《邓发——从工人队伍培养出来的领袖》,作者刘汉升,这是中共早期广东革命领导人研究丛书之一。关于邓发,以前最记得他是与叶挺将军一道从重庆(谈判)飞回延安的飞机遇难的人,时四十来岁。叶是新四军军长,邓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还是国家政治保卫局长,同机遇难者还有王若飞。关于邓发的这本书,与我闽粤赣边区有关的一是,书第64页,1930年11月邓发分别在粤东大南山和闽西龙岩县城召开会议,党史统称闽粤赣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邓发就任书记。二是这本书书的参考文献,排在第五的就是,闽粤赣边党史编审领导小组,中共闽粤赣边党史,北京,中党史出版社,1999。

微信图片_20240303165013.jpg

    邓发的这位外孙李东明还有一个来头,他是李班又名李碧山的孙子,但是这个身份平时不怎么说出来。李班,在十年文革中常出现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他的头衔是越共中央候补委员,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贸部副部长,我爸爸笑说,他是代表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常驻北京来要钱要物要援助的。爸爸还说,他与李班一起开会研究讨论工作,甚至在我们广东大埔百侯侯南老家的老房子里打地铺席地而睡,我们家老奶奶可是革命接头户,我也半信半疑,今日我才明白了,李班是地下党南方局南方工作委员会联络员,爸爸是百侯(侯云)区委领导人,真的是在李班领导下一起开会研究讨论工作。我们大家与会者都知道,这李班就是个延安派。(三)罗荣,罗屏汉的孙子,罗绍兴的儿子。

微信图片_20240303165018.jpg

    根据百科介绍,罗屏汉是粤东北五(华)兴(宁)龙(川)苏区的重要领导者和创建者,先后担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中共会昌县委书记、中共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粤赣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1934年秋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任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其夫人张瑾瑜任中共赣南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2021年4月上映的《生死坚守》就是以罗屏汉、张瑾瑜夫妇为原型的电影。罗屏汉张瑾瑜烈士事迹英烈,很可惜我们上述提到的的《中共闽粤赣边区史》一书未能写进这一段史实。(四)何延生,何俊的儿子,他发起这次聚会开会却因高血压突发没有到会,但来了微信请假。

微信图片_20240303165002.jpg

    关于他的父亲何浚,同样有故事可讲。他任过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书记,1940年12月任中共潮梅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46年10月抵达琼崖革命根据地,出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协助冯白驹领导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海南岛解放后,何浚先后任中共海南区委副书记、区委第二副书记。何浚广州逝世享年78岁。就是这个区委第二副书记有点历史的味道!他原来冯白驹的副手也是第二把手,可是上面为冯才驹安排了一个副手作为第二把手,何浚位置靠后了,他也是反地方主义的受害者,级别从八级降到十二级。(五)邹国胜,闽粤赣边老战士邹子昭陈永夫妇的儿子。邹子昭是从著名的红色苏区粤东北大埔县青溪镇走出来的革命战士。1940 年,他年仅18 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地下政治交通员。在“南委事件”中,曾在青溪黄石村保护中共南委书记方方及同行机要员等人的安全撒离。韩江纵队第四支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闽粤赣边纵粤东支队情报科长。解放后任汕头公安处科长,县公安局长等职。邹子昭夫人陈永是大埔县西河镇人。194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地下党员。1945 年2 月,参加闽粤赣边中心县委电台工作,任机要员。邹子昭2005 年8 月29 日,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纪念章。其子邹国胜是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82届(78 级)毕业、工学士、广州华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240303165023.jpg

责任编辑:none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ICP备05000872号 公安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备案号:50010501500072

版权所有(1998--2015):叶光之声.叶光打假维权网 后台管理 地 址:重庆市江北区鹞子丘路62号1幢0811室(龙湖新壹街1号楼) 邮 编:400020 

电 话:13193161817 QQ群:84345578 E-mail:yeguang315@163.com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