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维权万里行网站
每天早晨8点30,三十四岁的张贵昌就骑着自己的摩托到仁怀市通往茅台镇的镇口的,他并不急于寻找客人,而是先点燃一支香烟,狠很地吸上几口,再漫无目的地环视四周,寻找适合他的客人。此时一旁的空地上已经停下十几辆摩的,看见有汽车停下,一些摩的司机都习惯性地去招揽客人,而张却继续着抽烟,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熟悉张的摩的司机都知道,张要寻找的客人和他们的客人并不一样,张要找的是那些冲着茅台酒来的大老板。
张贵昌喜欢把他的活儿叫做“钓鱼”,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守株待兔的方式并不会有多大成效,但是随着茅台的名气如日中天,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星期逮着一个是没有问题的。在没有“鱼”的时候,张也兼顾着拉点客人赚点“外快”。
所谓的“鱼”就着那些冲这茅台酒的名气和紧俏而来,想做假货的商人。伴随着茅台酒在市场上的热销,供不应求,假酒市场也日趋火爆,来茅台镇寻找货源的商人络绎不绝。“没有想到,一度出现的排队买真茅台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够假身上。”
茅台镇镇口,茅台酒厂大门口,张贵昌姨父的茅乡酒厂是张每天固定的路线,不管有没有钓到“鱼”他都要去看一看,因为拿了人家的工资。张告诉记者,像他这样专门为酒厂调鱼的摩的司机,在茅台镇就有近五十人之多,而其他的跑车司机有时候逮着了一会做一些秒年兼职。“上勾的鱼不要白不要”。
上个星期,张贵昌刚刚逮到了一条“大鱼”。一个来至广州的老板一下子就要了50件货,总价:70000元,按照20%的提成,他从中拿到了近14000元。做酒媒已经有五六年时间,现实的操练张已经练出一副“火眼金睛”,通过目测观测和间断交谈,他就能判定来者此行的目的。说起“逮鱼”的情景张显得眉飞色舞。
那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张习惯性地骑着摩托来到茅台镇镇口转悠,临近中午11点,一辆来至仁怀的汽车在镇口停下,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旅行包,下车后就四处张望,一幅万物新奇的样子。很多摩的司机上前搭讪,对方回答都是随便转转。最后张慢悠悠地上去和对方攀谈上了,并承诺给其担当免费导游。自然这位男子上了张的摩的。在一番深入了解之后,这位男子告诉张,他这次来茅台镇正是来看市场寻找货源来了。于是张便将其带往在镇东角赤水河边的姨父的茅乡酒厂。第二天生意敲定,第五天,在广州老板离开的时候,50件茅台系列已经全部发出。
9月20日1点半左右,当记者到达茅台镇就已经被张给盯上了。此时记者透露给对方的身份是成都某商贸公司的营销渠道经理,此行需要敲定60件的茅台系列。对于这样的“大鱼”像张这样的职业酒媒自然是爱不释手。张带着记者围着茅台镇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并热情地介绍着周边的情况。记者注意到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这个带着浓重贵州口音的精瘦男子一直暗带着茅台酒的畅销,做假货的人何其多,这些语句。在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张透露能提供一整套正品设备,并可按照茅台酒质勾兑装瓶。其质量除了使用专业的验酒工具,连茅台集团的打假人员都无法鉴别。记者提出需要看看货再谈,张爽快地同意第二天备货面谈。
当天下午回到仁怀市,记者特地去住地的宾馆附近超市看了看茅台酒“飞天”和“五星”两个系列的外包装颜色、图案及防伪标志等,以备第二天的验证。
21日,记者在宾馆等待着张的来电,然而到中午11点仍然不见动静,记者心里开始犯咕,是不是什么地方露了马脚被发现了?在记者焦急的等待中,下午2点13分,对方打来了电话,声称最近风声很紧,备货比较慢,建议记者到他的另一个亲戚的酒厂看看。
3点30分,记者如约前往茅台镇镇口,此时张已经等候在那里,坐上车,约5分钟,在茅园路附近的一个小门市停下来。记者看到这个不足10平米的小屋旁放着几个大酒缸,门口着摆放着一些礼品小酒壶。门口招牌打着“正宗茅台散酒”,这样的小店,在茅台镇比比皆是,都是以出售散酒为主,而张后来告诉记者,这只是一个幌子,实则是做假货的接头点。一个被张称呼为表嫂的中年妇女为记者介绍着这几坛酒水,从20元到60元每斤不等。张让记者尝一尝40元的和60元的,在等到记者尝完后说60元的酒质要好很多后,张悄悄地过来说,那么你要的酒我们就用这样的酒勾兑,质量你就放心了。记者这才明白这是对方的一个试探性的阶段。离开时记者注意到这个小店距离茅台酒厂的2号车间不到5米的距离。后来记者了解到这家散酒门市的背后正是另一个假茅台供应商张福胜的接头点。
茅台镇因酒得名,而国酒茅台更是让这个闭塞的小镇闻名天下。
一进入茅台镇,你就可以闻到浓重的酒糟味,沿途的散酒专卖店、小酒作坊一个挨着一个,抑或是一栋普通楼房,抑或就一间窄小的门面,更有甚者就在路边支起一个窝棚,很多小酒作坊的招牌上都少不了“茅台”字,如“茅乡酒厂”、“茅宴酒厂”、“茅渡酒业”,且包装和茅台没有二异。出售散酒的零售小店里一般都放置容积相同的酒缸,酒缸顶部用一层塑料布紧紧盖上。酒缸的醒目位置贴着一小块纸,纸上写着散酒的品种和等级。而几乎在镇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摆放酒坛子卖酒的铺子、堆放着大量酒糟的酿酒车间。在一些院落的大门口你可以看到“长期供应茅台镇散酒,欢迎洽谈”等字样的标牌。
这些以散酒为掩饰的小作坊,通常按照这样的操作模式进行。通过酒媒介绍,然后到酒店尝酒,敲定所勾兑的酒水,然后试制样品。对方往往在酒媒的带领下由一名普通员工或业务员带领下将样品交给客户过目。初步敲定以后,如果客户提出要到制作点参观,对方会安排到隐匿的制作车间,但不会让你待太长时间。一般情况下对方不会提出让你去制作车间参观,而是直接签单订货。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初开始,这些小作坊就不再接受陌生订单。所谓陌生订单就是在没有酒媒介绍的情况下,直接前往要货。“现在打假力度非常大,抓住造假一件罚款1万,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22日,记者试图去证实这种传言是否属实,扮成酒商去了一家名为“茅渡酒业”的散酒专卖店,记者向店主说明来意,这个30岁左右的男子狐疑地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然后很不客气地说,这里只卖自己产的散酒。记者一再表示自己的诚意,并地上名片。对方依然非常警觉,声称没有记者要的产品。然而在记者将要离开店门时,店主在后面喊道,要做这种酒可以向摩的司机打听,说他们有渠道。
张贵昌后来透露,现在茅台打假正在风口上,由贵州省相关部门负责,很多厂被查,所以他们不得不小心些。很多干他这一行的“酒媒”也开始把守株待兔,改为守网待兔。网络的便捷和隐蔽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空间。效率非常高,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三到四个来至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张告诉记者,自己不会上网,所以他没有办法操作。但看着不别人通过网络揽到了大笔的生意,心就急得发毛。他的小女刚刚出生三个月,由于是超生被罚了款,现在正是手急得时候。张贵昌觉得开始学习上网,准备在明年把线伸向网络。
随后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对于出售茅台酒系列的帖子遍布各大网络论坛,尤其是一些酒水网、二手交易网。这些帖子一般都这样写到:
“特价批发茅台酒。酒质保证,可通过化验,包装材料全部正宗,可通过电话(短信)及防伪标识识别器查询真伪。飞天茅台53度(1480元至2980元/件),五星茅台53度(1380元至2880元/件),量大价更优!每件12瓶,欢迎垂询,无意勿扰!”
当张电话告知样酒已经备好的时候已是23日的中午11点,张约定在仁怀市广场附近的一个茶楼安排验货。12点20分左右,张和另外一名20多岁的男子出现在广场。一条黑色的垃圾袋把两瓶酒水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在茶楼的一个包间,张向记者介绍了这名男子是其老表,名叫:张伟,其父是茅台酒厂的老酒工,自己开办着一家名叫“世代茅乡”的酒厂,而他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进入茅台酒厂,而是专职做起了茅台的“假货”,因为有着父母的特殊渠道,茅台的一系列设备,老酒也就得来全不费功夫了。
记者仔细观测了张伟带来的一瓶高度“飞天”和一瓶“五星”,对比前日在超市看到的正品简直无法识别真伪。张伟告诉记者这两瓶酒 除了酒水之外,其他的都是真的,连防伪标识都可以是真的。这也就是他们做的一种顶级货品。整个包装防伪以及老酒都是通过父母从茅台酒厂拿到的,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连酒质都和正品茅台相差无几。这种产品的价格会高出300---500元一件;另外他们还做一种高仿货,完全按照茅台的式样设计包装,这种产品价格很低,但质量就难以保证。张伟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他们主要做顶级品,而这这种销量非常好,每天他们都会发出上百件的货,在广州、深圳、上海、云南、济南都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网。这些货主要进各地的大酒楼、宾馆、企业,由得甚至能进入政府机关。为了证明所言无虚,张伟向记者出示了一张8月份的发货单,在这样单子上记者看到,仅8月20日这一天广州就发出了70件,最少的云南也是15件。
进一步的交谈中,张伟向记者透露了另一个细节,在贵州省周边身份,50件以上他们都可以使用军车运送,一路直达目的地,费用可以算在货款中,双方合作愉快,熟悉后,还可以货到付款。而对于50件以下,甚至一件的货他们都可以通过邮政、快递安全发送到目的地,期间被查获的可能非常小。记者问如果中途被查怎么办?张伟痛快地回答,假如你收不到货,你可以分文不付。而按照他们的规矩,要货必须先支付货物总价的10%到30%作为订金,假如被查那么这边钱是无论如何要不回来的。
类似张伟这样的亲联关系,在整个茅台集团是最长见的形式。这个面积仅8平方公里左右的茅台镇,城区人口不足两万,而茅台集团员工就占据了近万人,茅台人或多或少都和茅台集团有着联系。据一位在茅台酒厂工作了20多年的中层干部介绍,茅台镇大部分家庭都有成员在茅台任职,一个家庭里多个成员在茅台工作的现象也并不少见。而企业对此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要求有亲属关系的职工不得在一个车间或者一个部门工作。如此以来,亲人、朋友、同事就在整个关系网中巧妙连接,茅台酒厂厂区早已与茅台镇融为一体,镇上居民可以随意进出茅台酒厂,形同自家。
一般情况下,从茅台内部拿出一件老酒10斤,价格在500-800元左右(按照年份计价),而这10斤老酒可以勾兑出上百件的假茅台;一整套茅台包装防伪从茅台内线拿出来在50元/瓶。造假商在整套工序下来,出厂价在800-1000元/件(每件在12瓶),以飞天53度为例,造假商在给一级代理的价格在1300元/件,一级代理给地方二级代理的价格在1480元/件,一件到达终端的“飞天”价格往往在2000元以上,不同品种甚至达到4000元/件。如果整套设备都是假货,那么这个价格就会低至两到三层左右。“这类完全假货,市场情况并不乐观,销量很差。”张伟告诉记者。
茅台镇的发展几乎与茅台酒厂的壮大步调一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人,尤其是一些从茅台厂退下的工人便陆续自办酒厂。在随后的短短几年,酒厂、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强大的利益诱惑下,这些曾是茅台人的工人便开始了大肆的造假行动,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制假份子挖空心思制造假茅台,各式“内供酒”、“特供酒”,相继出炉。而实在茅台根本酒没有类似的酒中。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品种的假酒,市场反应却非常良好,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成为消费的大头。“这些人看中的往往不是酒本身,而在于它的“特供”二字,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些假酒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一位酒经销商一语道破。
贵州省工商局曾表态称,市场上不时出现一些贴有“茅台内供酒”“内供茅酒”“职工节日特供酒”等字样的所谓“茅台酒”,都属于假酒。
然而,类似的假酒并没有在官方一再澄清和打击下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据张伟介绍,这类酒在他们整个销售比例中占据了30%的份额。茅台高档酒品在不断变化,各式的名称层出不穷,“纪念酒”、“专供酒”、“黄金珍藏酒”……
随着茅台集团对于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制假贩假的企业和个人相继被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强大的背景之下,茅台内部的制假贩假却并没有得到整治,外围的打击被张伟这些内鬼戏称为:茅台“杀鸡儆猴”的无奈之举。
“茅台全厂近万人,如此庞大的关系圈,谁没有点事情?”茅台镇一家酒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在茅台镇目前的近600家的小酒厂、作坊中占到70%为茅台厂内部员工建立,‘内部员工’为这些制假贩假者带来了保护伞,也给相关部门的治理带来了麻烦。”
仁怀市工商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每次查处造贩假,都是声势大雨点小,为什么呢?因为到最后都是查不下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我们只能“查小保大”。
尽管政府和酒厂都很重视,但打假工作并不理想。茅台酒厂宣传部李部长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坦言,假冒酒的问题的确令人尴尬,也让酒厂很无奈。
出产地的特殊环境,传统手工制酒方式,最普通的茅台酒也需要5年时间酿造而成的时间限制,这些都使得茅台酒无法像其他名酒一样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茅台酒在2003年才达到年产万吨的产量。这给假茅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度在甘肃、北京等地传出80%的假酒风波,虽然,对于传言厂方不置可否,相关部门的查处情况是否佐证了传言。根据张贵昌和张伟以及此后记者联系的季涌波称,按照他们的销售情况估计,目前在全国各地最少有近60%的假茅台。张贵昌半玩笑地说,“有时候在仁怀市你都不一定能买到正宗的茅台酒”。
24日,当记者前往茅台集团联系采访,于记者的突然来访,就连大厦的值班保卫都相当敏感和警觉,在一再询问记者的来意和采访内容后,再向领导请示,然后亲至监督着记者到楼上的领导办公室。此时距离原茅台总经理乔洪出事不到3个月时间。
打假办主任不在,茅台集团总经办主任姚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于市场上60%的假酒一说,姚极力回避。并称,茅台与相关部门正在假打力度打击制假贩假,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记者一再要求澄清假酒传言下,姚顿时生气得吼起来,这简直是一派胡言!
25日记者从仁怀市乘坐了近7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抵达贵阳,按照事先的计划开始调查假茅台销售流向,此前记者联系好的另一位茅台假货商进入视野。
26日上午,10点,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号称贵阳最大的最专业的茅台假货供应商,一个到30的年轻人,衣着时髦,头发漂黄,身高172左右,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语速很慢,给人一种沉稳的老练的感觉。其自称季勇波(音)。
在贵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一个茶楼,季带来了预先准备的四瓶茅台。其中“人民大会堂特供酒一瓶”、“世纪经典茅台”一瓶;“飞天”、“五星”高度各一瓶。季称,所有外包装全是茅台正品,其货源来之茅台集团现任董事长季克良在上海亲信的专业包装厂,茅台的全部包装防伪均来之此地。
看完货之后记者称想了解这些货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以确定是否旺销及安全。季表示让记者放心,由他们发出去的货非常热销。而他们的货全部过渡给像记者这样二批商,由二批商转销酒楼、宾馆等终端。在贵阳的茅台市场有30%是他们的供货。记者提出前往终端看看。对方立即拒绝了记者的要求,称没有这样的规矩。但后来,季提出跟自己熟悉的一个二批商商量一下答复。
第二天,中午季给记者带来电话同意带记者去瞧瞧,地点在贵阳市北京路一家酒水专卖店。店主是一个30左右的男子,右脸有着一条3厘米左右的伤疤,面露凶光。季和其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以后就对记者说,这里的货全是他们供应,说明品种都有,记者主要到在,屋内货架上但凡市面上有的都已经上架。记者问道这样明目张胆地买卖,万一被茅台打假办的人查到怎么办?刀疤脸回答得很干脆,兄弟,没有金岗钻,别揽瓷器活。没有关系,我们敢做吗?说完看看季勇波,点起一支“云烟”,哈哈大笑起来。
期间记者的录音笔不小心从包中掉落出来被刀疤发现,他顿时变了脸色并质问记者是什么?记者回道只是MP3而以,出差太无聊,中途可以听听。在一番解释后两人才将信将疑地没有追问,但对方的疑虑已经很显然。
一方面,茅台集团所派驻各地的专业打假人员非常有限,而其他执法部门有没有专业的识别技巧,打假先得理不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高额的分红诱惑下,一些打假人员也卷入制假贩假中,为假酒撑起保护伞。
记者在贵州省工商局采访时,一提及假酒情况,对方便推说此事由贵州省整规办负责,该局办公室副主任曹俊称“无可奉告”,并说,该局规定不接受地方媒体采访,只有中央级媒体有资格向其了解情况。
26日晚,7时当记者回到阳光酒店时,前台小姐告诉记者,在1个小时前有两位男子曾来酒店找记者,在向前台了解更多记者情况无果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记者第一直觉是自己被发现了。此时房号已经被对方获得,对方随时可能再回来。记者只得立即退掉房间,连忙赶往遵义路上的一家旅社暂住。放下行李约10分钟,季打来了电话,语气缓和,他约记者到北京路一个咖啡厅喝咖啡,记者以时间太晚推辞,对方却一再要求,并问记者身在何处,他可以亲自过来。记者以要洗漱为由挂掉电话,并迅速关机。
27日,记者前往贵州省整规办了解情况,对方以领导不在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而办公室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话题太敏感,不好谈。很多媒体都只能发通稿。
10点左右,记者开机。在20分钟后,记者就接到了一个130,尾号为369的恐吓电话,声称要让记者走不出贵阳,而后每过一到两个小时就是一次你没的威胁电话。
在记者回到成都后的第三天,来至贵州的一个男子,电话称想给记者合作,以最低的价格,最好的质量给货。该男子称,他们在成都的点“国务院机关事务专用酒”这一款买的非常好,希望记者前往贵阳详谈互利合作。而来至茅台镇的张贵昌也不断给记者打电话,问考虑得如何,什么时候能上货。
目前,茅台镇整个假酒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利益联盟,每一家小酒厂,作坊都以“酒媒”为中介链接起来,这些造假团体,不仅仅是在酒水上有着密切的合作,有的甚至在运输、客户终端都实行共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抵御风险”一位小酒厂老板如是说。
截止记者发稿时,从贵州省整规办传来消息,新的一轮打假正待势展开。由贵州省政府牵头,茅台镇政府具体负责的茅台镇白酒行业规范行动即将拉开序幕。重点在于政治茅台镇的无证白酒企业和小作坊进行清理整顿。同时茅台集团内部的整治行动也悄无声无声息地进行着,如此声势浩大的整治力度,是否能起到切实的效果,捍卫茅台的威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