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之声-关注热点、焦点、疑点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

叶光·打假·维权

重庆叶光商品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指定质量法维权调查机构

http://www.yeguang315.com

如果全民打假,假货会少很多

发表于:2014-03-14 点击:

来源:重庆晨报

    全国20名职业打假人重庆聚会交流经验,他们发现重庆不少问题产品下柜避风 
    昨日,全国20名职业打假人齐聚南坪。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重庆晨报讯(记者 范永松 林祺 实习生 丁诚程)“全民打假的春天到了!”昨日上午,在南坪金辉房地产营销中心,由职业打假人叶光发起、重庆晨报主办的“打假座谈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职业打假人应邀参会,他们中年龄大的超过60岁,最小的有90后。 

    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 

    主持会议的叶光介绍,去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也意味着,之前一直存有争议的“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 
    “这是国家法律赋予职业打假人的尚方宝剑,有了它,职业打假的春天就来了。”叶光说。 
    来自上海的职业打假人刘成春和来自深圳的刘勇也建议,作为职业打假人,不能一味地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应该拿出部分精力,适当介入公益打假,并利用职业的优势,多做社会公益活动。此举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叶光就表示,将联系市内的公益机构,尝试建立打假基金。 

    问题皮衣已下柜避风 

    叶光在会上提议,大家把自己在各自打假领域内的专长,整理成书面材料,然后找机会向市民免费授课。“只有让每个购买者都能打假维权,让假货如过街老鼠,这样才能让假冒伪劣从社会上真正绝迹。” 
    来自湖北荆州的刘庆生就说,职业打假者并不神秘,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他们只是一个较真的消费者,“如果人人较真,社会上假货就会少许多。” 
    职业打假人老纪在开会前一天发现,解放碑一些商场摆放的问题皮衣已经下柜避风。而一些此前宣传火爆的问题保健品也不见了踪影。“3.15要到了,这些有问题的商品可能也是暂时避风吧。"

    人物

    刘勇:他让问题企业捐出400套童装 
    来自广东深圳的刘勇今年35岁,2012年,因为遭遇消费不公又投诉无门,他自学法律,成了一名职业打假人。那时,为了收集信息和学习法律知识,他每天要在电脑面前坐16个小时。现在,他主要从事垄断行业的打假和维权。 
    刘勇曾经在深圳各大超市买了一批不符合最新标准的婴儿服装,之后进行投诉。最后,他和企业达成了协议,这家企业向深圳的一家福利院的脑瘫儿童捐赠了400多套符合质检标准的服装,而他自己分文未得。 
    刘勇开玩笑说自己是个屌丝,靠自己打假奋斗。但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假货的和谐社会里。他还准备在大学里开个“屌丝春天会议”,告诉那些迷茫的大学生怎么确立自己的目标,少走一些弯路。 

    钟长春:他让问题白酒在全市超市消失 
    “食品生产许可证前四位代表省份,中间是产品类别……”钟长春90年出生,是这群职业打假人里最年轻的,他对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非常了解。 
    2010年,钟长春看到打假人的报道,当时就很感兴趣。有一次,他到药房买感冒药,家人吃后出现头晕,之后他发现产品的批号有问题,但药店却不予退货。之后,他向工商部门反映,药店最终同意退货。从那以后,他开始主攻食品、保健品领域的维权、打假。 
    2013年,钟长春在西安买了一瓶食品生产许可证有问题的白酒。在向商家索赔后,他要求商家将这款酒马上下架。可一星期后,他发现这种白酒依然在超市里销售。之后,他立马向质监部门反映,随后,这款伪劣白酒在全市的超市消失了。 

    肖荣:曾经的女质检员专门知假打假 
    昨天的参会人员中,肖荣(化名)是唯一的女性。这名出生于1987年的女孩,去年辞掉了超市的质检工作,专门知假打假。 
    肖荣是四川人,大学里学的是食品专业。毕业后,她一直在工厂或超市做质检工作。“在超市的时候,常碰到一些市民因产品质量来讨说法的,但商场或厂家处理问题很不积极。”肖荣说。 
    她针对的目标,一般都是大型商场或超市,专攻非法食品添加剂。“其实,关于食品添加剂,国家有标准,但由于那些添加剂的名称太过专业,很多市民不懂。”肖荣说,作为一名女性打假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她说,有一次,对方在跟她沟通的时候着急了,“如果你不是一个女的,今天你是走不出这个门的。”肖荣说,她一般很少选择到个体商户去打假,因为这里面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反而是那些大商家,打开门做生意,相对还安全一些。 

    纪万良:送礼买到假货一怒走上打假路 
    44岁的纪万良来自内蒙古,他之所以走上这条路,说起来还有些“尴尬”。 
    2002年,纪万良和一个朋友买了点烟准备送人,谁知礼送出去没有多久,就被人退回来了。收礼的那个人说,纪万良他们买到假烟了。 
    “送礼送了假货,你说尴尬不?”于是,纪万良和朋友拿着烟找到商家,不仅退了货,还得到一些补偿。从这件事后,纪万良开始知假打假。 
    作为一个内蒙人,纪万良说,自己对羊绒、羊毛的辨识有先天的一些优势。在商场里转了几圈,纪万良说,很多羊绒衫的成分都不规范。“比如,羊绒、羊毛,还有化纤的成分比例,标签和实际有出入。” 
    “好的羊绒,一吨需要100多万元,而一般的羊毛一吨只需要几十万元,别看差价不多,但厂家大量生产差价就大了。”纪万良说,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羊绒被的比例标签都是有问题的。 

责任编辑:none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ICP备05000872号 公安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备案号:50010501500072

版权所有(1998--2015):叶光之声.叶光打假维权网 后台管理 地 址:重庆市江北区鹞子丘路62号1幢0811室(龙湖新壹街1号楼) 邮 编:400020 

电 话:13193161817 QQ群:84345578 E-mail:yeguang315@163.com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