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光明观察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guancha.gmw.cn/js/recommend.aspx?articleid=1105694" remote="yes"></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hit.gmw.cn/hit.aspx?display=0&siteid=7&nodeid=7318&articleid=1105694&author=%D0%A4%CA%B1%C6%BD&subscriber=%D6%D3%CF%FE%BE%FC&title=%C8%C8%B3%B4%D4%AD%BD%AC%BE%C6%B5%C4%BE%C6%C6%F3%C7%D0%C4%AA%B6%AA%C1%CB%C1%BC%D6%AA&pubtime=2010-04-29&weburl=%68%74%74%70%3A%2F%2F%67%75%61%6E%63%68%61%2E%67%6D%77%2E%63%6E%2F%63%6F%6E%74%65%6E%74%2F%32%30%31%30%2D%30%34%2F%32%39%2F%63%6F%6E%74%65%6E%74%5F%31%31%30%35%36%39%34%2E%68%74%6D" remote="yes"></script>
白酒业近来十分热闹,年份酒的热潮未过,已有不少企业大肆炒作原浆酒。据业内人士观察,目前原浆酒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扩大,不仅是高端消费群体,普通消费群体对原浆酒的接受程度也在扩大。(4月19日《民营经济报》)
原浆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发酵蒸馏出来,不经过任何勾调(勾兑)工艺的原酒,也叫
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一种结果,原浆酒在一些酒企的大肆炒作之下,愈发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一种怎样的反常现象?笔者认为,原由还得从近年来发生的白酒勾兑工业酒精导致消费者中毒死亡的恶性案件讲起。相信每一个喜欢喝酒的人都不会忘记山西白酒中毒案,它给消费者带来伤害的痕迹永远无法抹去,然而,类似白酒勾兑工业酒精的事故并未因此终止过。
对于白酒业的发展来说,勾兑事件无疑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闻之唯恐避之不及。正是基于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一些酒企开始大肆炒作原浆酒,宣称原浆酒与年份酒,与通过勾兑生产的白酒之间的质的区别,通过酒企大肆炒作之所以能够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两点:首先,年份酒由于无标准、监测难,真实性难免在消费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其次,原浆酒因为未经勾兑,容易抓住消费者害怕勾兑白酒的心理。
原浆酒真的那么健康吗?恐怕不然,据报道,在原浆酒热炒的同时,有专家提出了质疑,未经勾兑的原浆酒喝了不利于健康,企业是在赚消费者不懂行的钱!事实上,消费者并不知道真相,他们不知道原浆酒到底与勾兑的白酒有什么区别,只是通过报道和企业的宣传,以及通过众口相传做出从众的选择。
说到底,这是一种盲目的追捧。在这种盲目的追捧之下,一些酒企的销量猛增,据说在今年春糖会上,郎酒还在成都召开全国经销商联谊会庆祝郎牌原浆酒年销售突破亿元大关。销量是提高了,但是,消费者喝了后真的开心吗?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一再强调原浆酒并不能喝,必须进行降度,国家级酿酒师、水井坊副总经理赖登译曾明确地说过,原酒不经过勾调喝下去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白酒是有标准的,酒体中的各种指标只有合格了,对人体的伤害才是最小。
既然原浆酒并不能给消费者喝,为何一些酒企还大肆炒作推广?如此炒作之下,带来的销量猛增,利润增加,失去的又将有多少?盲目追捧的消费者一朝发现原浆酒的真实面目,或者有消费者因喝了原浆酒危害到了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酒企又该如何承担责任?原浆酒给酒企带来巨额利润的背后其实是隐患无穷,作为企业,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还需要兼顾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热炒原浆酒的酒企切莫丢了良知,莫为“蝇头小利”而丢弃良知。酒企的发展壮大,需要的是不断打造知名品牌和构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从质量和服务上赢得成功。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