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不少家庭开始准备将冬季衣被收藏起来,不免要购买“樟脑球”以防虫害。然而,经调查发现大量的假“樟脑球”充满市场,其实是“荼丸”,国家禁止出售对人体有害的“荼丸”。
这就是现在市场上的“樟脑球”实际上就是“荼丸”
鉴别方法: 取一杯清水,把丸放入,如果是沉水的,则是荼丸;如果是浮在水面的,则是樟脑丸。
带毒樟脑丸充斥市场
来源:重庆晚报2008年03月10日
生产原料多为国家禁用的萘
本报讯 近日,大足县质监局在该县龙岗镇一民宅处查获一个假樟脑丸生产窝点,现场查扣生产原料精萘约10吨,以及假樟脑丸成品近300件,每件150袋至400袋不等。
质监部门查获这起假樟脑丸生产窝点案缘于打假斗士叶光的举报。这些假樟脑丸包装上均表示生产原料为纯樟脑,所谓产地多为广东,但没有具体厂址。
早在1993年,国家卫生部等发出通知,要求国内厂家停止生产萘丸,改产以樟脑粉为原料的樟脑制品供应市场。通知明确指出,萘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
这就是用荼生产的“樟脑球”
制假者之所以用萘丸冒充樟脑丸,主要是前者较后者便宜。目前,市场上樟脑的价格为3万—4万元/吨,而萘的仅为8200元/吨左右,四五倍的价差让制假者铤而走险。日前,记者走访朝天门市场及主城一些日杂小店发现,叶光列举的几种樟脑丸确实有售。
市民如何避免假樟脑丸呢?专家介绍了三个办法。测比重:取一个樟脑丸投入一杯清水中,真的樟脑会浮在水上,而用萘为原料的假樟脑丸则会下沉;闻气味:假樟脑丸有强烈的煤焦油臭气味,真樟脑丸则有较强的清香味,樟木气味浓烈;识晶体:假樟脑丸是白色挥发性结晶体,不透明;真樟脑丸则是白色粉状结晶体,透明或半透明。 记者 陈斌
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卫生部
关于停止生产和销售萘丸提倡使用樟脑制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委(计经委、生产委)、卫生厅(局),经贸部、商业部、轻工部、化工部、海关总署、国家技术监督局:
萘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以萘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萘丸(卫生球),虽有一些防虫防蛀作用,但对人体健康有害。萘丸虽是一种小商品,但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禁止将萘丸用于日常生活。
樟脑具有特殊清香味和防虫、防蛀、防霉、防腐等许多优良性能,对人体无毒无害,广泛用于衣物、标本、档案、图书等的贮存保护,也是医药、食品、卫生、工业和军工的原料。我国天然樟脑资源丰富,可广为利用。
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以下措施:
一、停止生产萘丸。生产萘丸的企业,要改变原料结构,改产以樟脑粉为原料的樟脑制品供应市场。
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停止为生产萘丸进口精萘。国内化工企业也不得为萘丸生产提供原料。
三、自今年第四季度起,商业企业应停止经销萘丸,积极组织经销各种精制樟脑制品。
四、为了避免当前市场萘丸脱销,工厂已经生产的萘丸,今年6月底前,商业部门可以继续收购和销售,但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对人体有害”的明显标志。
请各地经委(计经委、生产委)衔接好生产和销售的有关工作,稳定市场供应,并会同卫生部门通过新闻媒介进行舆论宣传。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993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