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大渝网
主持人和打假名人叶光(右)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渝网新闻会客厅。随着315的日益临近,消费维权的话题也是在网上越议越热,怎样给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再度引起大家关注。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重庆的打假名人作客大渝网,来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的打假人生。
首先还是叶光来给我们的网友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叶光:大家好,我是叶光,十年前在重庆大家都知道我,是专职打假的一个个体户。
主持人:叶老师以前最早是从事什么的呢?
叶光:我以前是重庆酒类专卖局的一名执法人员。
主持人:后来脱离了自己的岗位专门来进行打假吗?
叶光:是的,应该说十年前,我今年52岁,十年前我是30多一点,正好是人生在工作上或者是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和上进的一个年代,所以这个时候,不是刚从学校的热血沸腾,由于有往上走的热情,所以那个时候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比较热爱,工作比较积极。
主持人:应该说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公务员的职位特别的火热,很多网友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要专门辞掉工作,是什么念头让你下了这个决心?
叶光:因为从学校毕业以后身处其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当时没有感到公务员的优越感,毕业就分配到这里,好象就是这么一回事。然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假冒伪劣商品猖狂,只要你认真去查假冒名酒就能查出来,不光是酒的问题,其他产品也有。当时想到这个,因为比较热爱这个工作,自己很顺手,看到其他的。当时在单位上只能打酒,还有其他产品,比如食品,还有一些小电器,当时的其他引进的一些小的进口的电器,收音机、耳机之类的,还有别的东西药品之类的,很多。我就觉得利用我的热情和干劲,可以同样把其他的假冒伪劣制止。我本名叫聂坤华,当时有媒体称我白天做总督夜晚做佐罗,就叫现在的叶光。当时媒体对我的关注以后,这条路上就走得,作为当时比较年轻一点,就认为还可以走下去。这样就产生了单位和我所从事的个人打假就产生了矛盾。领导就找着我谈话,“你继续做你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叶光你选择一下,要么你辞职,要么就丢掉叶光,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我解释说,不冲突,没有影响上班时间,该上班就上班该工作就继续工作。当然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当时人对这方面的认识上还不到位,不应该说错,是不到位,就逼使我辞职出来。必须选一种的情况下,没有双向选择的情况下,我就选择了辞职。
主持人:是为了保障更多消费者的利益才做了这样的选择?
叶光:因为当时酒类专卖,我们国家的一些经济法规应该说及不完善,在行政执法程序上不完善。我到酒类专卖局的时候我是86年的时候,当时王海现象已经出来了,依法维权,如何更好依法维权,不导致以维权的名义自己也在违法。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比他们更有经验一点。
主持人:应该说从97年从事打假行业,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
叶光:从我在单位上打假从86年开始打假。
主持人:当时10几年的时间,个中经历了很多事情,叶老师觉得这些年自己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对打假上心理上的变化。
叶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当时我们出来的,我们曾经有个打假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那个商场敢说里面没有一个假冒伪劣商品,我若找不到你这个假冒伪劣商品我赔你(商场)100万”,结果没有一家商场敢应战,反过来就说明当时的假冒伪劣商品比较多。当时作为我们个人打假,每到一个城市到商场走一圈就会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生存的空间还可以,所以也没有过多想。辞职出来了以后,还有这么几十年怎么生存下去,那时候还有一点热血的冲动。后来随着市场逐渐的规范,在好与不好,假与真的情况,随着商场自身的需要,环境逐渐在好。作为纯粹职业打假这种,就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家庭的生存也很难,也在转型。
主持人:可能咱们这一类的名人打假对于普通的网友来讲还是很神秘的,可能都在想他们打假的方式和我们知道的不太一样。叶老师如果你遭遇消费纠纷的时候,一般通过什么手段来打假维权?
叶光:从我本人来说,在消费过程的遭遇的话相对比较少。我记得在当时打假的时候为了需要就买了一部手机,那一个手机纯粹为了了自己需要。结果去买了回来看,一按键,因为那时候对手机大家都比较陌生,1998年,相对更多的消费者比较陌生,我一按键不对,不像现在全中文字,一动不动锁死了,锁死怎么就解不开。我就找到他,最后一查是一个水货手机。这个时候我就开始维权,通过正常程序上诉,消费者的知情权我要知道我买的手机从哪一个渠道来的,你的进货许可证从哪个地方进的,我要知道。后来打假,假冒伪劣商品有两个渠道,一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多一个心眼,比普通消费者多一个心眼。在单位上打假接近10年了,1986年—1996年有10年有警惕性的思想,更多是堡内的主动权,他主动跟我说明,这个产品假在什么地方。我们一旦得到这个信息也有警惕性,就怕造假的人设一个陷井,你就盲目的跟进。因为我们打假不像执法者打假,执法者打假不用金钱作为成本,直接说你这个是假就查封了。我们打假是要按消费者去购买,按照1+1赔偿,这种激励机制。就怕对方设一个先进,你3万5万买了,结果是真的,防止这种得到它的的信息了以后,自己要做一个深入仔细全面的,能够想到的就要想到,证实这个产品是真还是假,最后还是行动。
主持人:作为一个执法者打假是不需要金钱成本,你以前也作为一个执法者,你在作为执法者和转为专职打假,在这两个里面打假的手段有什么不同,或者变为打假个体户以后,可能遭遇的困难更多?
叶光:从1997年到现在,我豪不夸张的说,还没有遇到不顺利的地方。原因在于我在索赔和购买过程中,对证据的保留。我们很多消费者的维权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对证据的管理,不管法院、工商局、质监局也好,你在举报的时候他注重证据。因为我在执法部门干了10年,处罚别人也需要证据,必须拿出科学的见证依据。除了拿出证据以外,还要拿出证据出来说他在卖,要搜集大量的证据。所以我在打假过程中,购买过程中注重保留证据。
主持人:刚才你说到你打假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是每一次事情都能圆满的解决吗,没有遇到困难吗?
叶光:我出来打假,基本大部分都是比较公益性的。个人打假分了三个状况。一个就是王海式的打假,纯粹是为了得到钱,还有石家庄的戈珍清(音),一分钱都不要,叫“雷锋式”的打假,还有一个打假,综合这两个方面的优势,也要得到两个方面的补偿,也要涉及人民大众的情况下要公益性的打假。每一次打假我就讲了,你们本身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就是一种不正当的收入,通过消费者的钱给了我,我将为你们做更多的事情,他也觉得为老百姓做了一点好事情。
举一个例子,我在兰州一个药店去打假,买了1.8万多元的假药,去西岭的路上就接到一个电话,他说你是不是在兰州一个药店买了1.8万元的药,我以为他要为难我。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没有什么,我只是证实一下,这个钱是不是你来的,我怀疑那个钱被药店吃掉了。半年后回到重庆,他打一个电话告诉我,他也开始打假,买了大概将近10万元的假药,他说我赔不下去,叶老师你过来帮我赔一下。说明打得准,这个有争议,大家有争议的话就不会赔给我,曾经是售假的人,他也参与的打假,我们也多了一个打假的,造假的也少了一个,是一个好事情。
主持人:在你打假生涯中取得的成功比较多,给我们讲一件你的得意之作,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没有?
叶光:得意之作应该是1999年开始,打了一个假的注射器,现在的针都是塑料的,年龄大一点的人,最开始都是玻璃针反复使用,今天用了以后消毒。
主持人:应该说很多消费者对打假者高调不理解,但是这样才能影响更多人?
叶光:因为榜样的力量可以去到无形的宣传,跟着我活动,就告诉老百姓知道这是假的。假注射器打假事件自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以后,国家就发文,如果有印象的人就可以看,从2000年—2004年,每年3·15前夕,卫生几个部门就要联合打假,注射器和输液器放在首位。
持人:我们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很多人都是选择沉默,原因可能是我比较害怕麻烦,或者我根本不知道如何维护我自己的权益?
叶光:提出另外一个课题。在这么多年的打假过程,消费者和媒体有问到我,消费者维权就涉及到维权的成本,没有时间精力,没有经济长期耗费。比如说诉讼,诉讼费要承担,鉴定需要承担鉴定费。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维权的环境和维权的体系,经过我在单位和我个人这20多年的打假来说,我今天是首次提出来。
希望中国消费的维权体系来一次改革,如果不改革我们现在消费维权体系,不能要求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专家。我销售一个笔记本做全面了解才不上当,买一个手机对手机所有性能做一个了解才不当,消费者好累。环境不好,导致每一个人成为专家,这是不现实的问题。如何才有一个好的消费环境,除了执法和商家以外,还有一个社会的监督不够。执法部门我们没有去向他去投诉的时候,都有这样那样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我觉得消费者的维权,《消费者权利保护法》13条里面说得很清楚,消费者享有消费者有关消费的知识和利益,和组建消费者的全力。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权利的一种社团组织,法律上规定了组建这种社团。但实际上《消法》颁布在现在,除了消费者协会和附在工商所的消息之外,再没有第二家群众性的组织了,实际上《消法》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关涉和执行。
今天提出一个问题,消费者协会应该走中国律师事务所的体制。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律师是由司法局,后来改革以后,律师取得了国家律师考试以后,就有权组建律师事务所,参与民事和刑事诉讼,这一块交给了社会,而且运作得非常良好,跟国际接轨了。现在消费者协会都挂在工商局里面的,就给国家增加了大量的经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工商又是一个社团组织,在处理过程当中,消费者协会有一定的难度。我觉得他的主动性、参与性就没有律师事务所好。因为律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吃饭,就必须认认真真打这个官司,为老百姓打官司得到报酬。同样消费者协会也放开,国家把握一个准入门槛,也谈到后面要谈到的问题。现在职业打假人这么多,良莠不齐,由于对大家的失控,很多人都觉得好象可以挣钱,他就去挣钱,就忘掉了法律同时也在他本人,在约束售假的情况下约束自己,就忘了自己的本职,就走上了边缘,被行政拘留判刑的东西。
换过来,涉及一个考试制度,像律师一样,考上消费者权益工作者,考试合格了以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民政部门就允许你组建一个消费者协会,替老百姓说话,交给社会了。你这个消费者协会如果不为老百姓说话,你就生存不下去。因为得到合理的报酬,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因为现在找消息有一定的难处,这是大家不言而喻的东西。如果交给社会他的积极性就来了,所以今天我就首次提出,中国消费者维权的环境必须改革。
主持人:自己的资质有待改善,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讲,我们如果遇到了假货,给网友支一个招,我们该怎么办,是怎么一个步骤?
叶光:今天这个问题很多人同样像我问过。老百姓的维权首先很善良,中国的老百姓很善良,他发现受到侵害了以后,说这个商品有问题,有的商家就拼死抵抗,有的觉得有问题就解决了。拼死抵抗,就消协、工商走去了以后,就得去鉴定。鉴定找质监,质监说这个需要怎么。10多年时间当中,有很多消费者找到我的时候,他是万般无奈的,很多部门都找了,找到我叶光的话说,就是实在没有办法。最好的办法你把你受到侵害的实事,很有理性站在销售商家的门口,说这个商家卖了什么假冒伪劣商品,展示给消费者看。我说那个商家马上就给你解决,他说你这一招还有一点损。我说不是损,损是他在前。因为他是卖了假冒伪劣商品,你找了有关部门得不到解决。他说对方打110,我说打110,我们重庆的警察为人民服务的警察,来了以后告诉他这一种消费纠纷,他卖了假冒伪劣商品,请警察同志还要帮助你,警察是维护正义的,难道还维护假冒伪劣商品。结果这么做,好多维权就得到妥善解决了。
主持人:我们在维权过程中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你刚才说保留证据取证是非常关键的,还有哪些方面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叶光:除了取证还是取证。比如说我打假是有目的的,这个产品最好是特殊编号和标记的,你一定要让他在发票上注明。有些贵重的产品都有代码,你要他注明。茅台,现在零售市场是1千多一瓶,每一瓶码头都有编码,你买的时候就叫他把编码写上去,为什么呢?你回去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找到他,他说我卖了给你,但是不是这一瓶,所以保留证据很重要,要把编码写在上面。如果没有编码,要把特征写在上面。有些没有编码的,就在包装上签字。我买了这么多,到时候有问题你不承认,说掉包了,这是前期。到了后期,就像电视里面的偷拍机,我把自己购买的过程记录下来合法的,整个过程他抵赖也抵赖不了。
主持人:今天也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也只能进行到这里了,感谢叶老师跟我们分享他非常非常精采的打假的故事,也希望网友学会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非常感谢,再见!
叶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