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打假网 孙安民写给打假人的一封信:
小邓,我写的文章“职业打假人陈献礼在昆明被打后的感慨!http://www.laosundajia.com/php/wz_read.php?sortid=45&articid=980&action=110”。你看到后,在QQ里对我说;“孙老师,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公布出来,圈内交流就可以了,对当事人以后开展工作不利。”
对此,我首先感谢你的直言相告,你有看法,我很理解。你有看法,主要是你和国内其它很多人包括个别打假人一样不了解情况,特此给予声明,请你理解和谅解,我写这封信的原因是:
第一是我对陈献礼很敬佩,也很关注他,因为他确实很有能力,他打假既有分寸,也有成效。他被歹徒打伤我不能默默无闻,无动于衷,好像与自己无关一样。我认为该事件就是不法商家对打假人的一种挑衅,这种“遭遇”不一定那个打假人不会遇上;
第二陈献礼受到歹徒袭击后,第一时间通知了我,我是受陈献礼的请求要求我向社会呼吁的;
第三这种呼吁如实地反映了职业打假人打假的处境;
第四很清楚的描述了现在的法制环境和《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的尴尬局面,刚好我也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就顺水乘舟了。
我想这篇文章的本意和内容是没有错的。个别打假人在背后耿耿于怀说三道四,只能说他们是“别有用心”而已,当然担心有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也知道,十几年来,打假人不管处于什么目的打假都是很不容易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和民间打假人的“游兵散勇”习性和“私利性”分不开的。某种意义上,连最关心打假人动向的媒体、消协、众多的消费者、职能部门和司法部门也都对打假人开始“另眼相看”了,他们也开始疏远“打假人”了,这种局面继续下去,打假人势必就会“自行消失”了。
要突破这种局面,我感到有一个办法,只能是打假人在打假牟利的同时,也要加大公益性的打假行为,多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公益事业,当然,我也不否认,在法律的框架内,打假得到的金钱再多也是一种公益行为。另外一点,就是万一打假人遇到了打击报复,一人有事,就要万人呼吁,大家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强!这样才能使打假人在目前这种环境里永远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一面旗帜,打假人不应该被不法之徒打得倒下去,也不应该自己倒下去!
该回复可以公开。
感谢你对打假人以及对打假行业的关注
孙安民 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