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境 (手机:13860203040)
2008年6月16日
应福建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法学教研室邀请,被媒体誉为“中国公益诉讼第一人”的丘建东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福建省委党校学术报告厅为该校研究生开设讲座。讲座题为:为了所有人的公正,副题:10年公益诉讼22个案例的标本意义。
1989年从省委党校理论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毕业的丘建东,对母校和校友表达了深切的感情。丘建东1999年从公务员岗位辞职下海创办龙岩市海平面法律服务所并出任主任。10余年间推出约22个公益诉讼案例。案件类型既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有维护公民宪法政治权利;诉讼对象既有国家垄断经营者,又有各级政府机关;诉的结果有胜有败,还有的法院不予受理,败者居多;诉的地点从首都北京到各地包括广州、黄山、长沙、重庆,龙岩居多。
丘建东的观点是,所谓公益诉讼,指的是一个原告表面上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起诉,但实际惠及的是社会上不特定的多数人。丘建东指出:公益诉讼的最大亮点往往是对现有体制的突破,输赢体现在法庭之外,案后会导致一项制度的更新和进步。因此,丘建东在1996年首创公益诉讼以来,公益诉讼在全国范围内从怀疑、冷漠逐步得到肯定和认可。
丘建东的讲座持续了90分钟,其沉稳而幽默的演讲风格多次赢得听众的笑声和掌声。
北京“公盟”特约研究员、省委党校科社法学室王利平副教授对丘建东讲座进行了小结和点评。王副教授认为,作为党校研究生教学试验活动,是第一次邀请民间人士进党校课堂;作为民间人士的丘建东,多次在国内著名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演讲过,但进入党校讲坛也是第一次。其中的意义值得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