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特约评论】按照腾讯官方网站上的提示,大江先生用手机号发了一条短信开通业务,被告知已成功开通后又被要求输入一次QQ号码和密码,大江先生不得已再发了一条短信。为此,他认为腾讯公司欺诈,将之告上法庭。日前,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腾讯公司退还大江先生0.1元信息费,并赔偿0.1元,另一通信服务提供商负连带清偿责任。这起官司的数额不大,但其警示意义却非常大。
短信等电信增值服务的发展在带来沟通便利与便宜之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骚扰短信、欺诈短信、强制订阅等令用户防不胜防、烦恼至极。消费者要求规范通信行业管
理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可以说,在通信领域存在的未经用户同意强制订购、重复扣费、强制扣费、未明示资费等这些资费违规乱象已成为一种不和谐因素。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和谐因素,需要通信行业的道德自律,更需要在法律层面和行业管理的强有力他律。
要说加强SP行业的管理,政府部门还是下了很大气力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产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了今年年中以来对SP(增值服务商)进行集中治理和规范的结果。截至目前,各省通信管理局共处罚327家SP,6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对453家SP企业进行处罚,被处罚的SP总数达到780家,其中不乏一些大型SP。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一些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呢?主要是缺乏法律层面的制约与严惩。
运用法律手段制裁那些违规的电信运营商和SP(增值服务提供商)是治理SP市场混乱的有效途径。由于短信等电信增值服务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而且从单个用户一旦受欺诈或重复收费的金额来说数量不大,本来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的个体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即使是不满,也很少会运用法律手段去讨回公道。这次大江先生为了区区一毛钱把腾讯公司和一通信服务提供商告上法庭,且赢得了官司,虽然金额只有1毛钱,但其象征意义是无价的,标志着消费者在与电信运营商和SP们的官司中取得了胜利。这对于那些惟利是图、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的电信运营商和SP是有力的一击。我们期待那些违规的SP和电信运营商们通过这起1毛钱的官司深刻反思检讨自己,从而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免得以后闹出大的官司,不但导致经济损失,而且在官司中输掉社会公信力和形象。
这起1毛钱官司的警示意义还在于能够唤醒个体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说实话,对于1毛钱的短信重复收费,普遍不太富裕的一般消费者虽然也斤斤计较,但不会花时间去认真计较,更不会去打官司。职业打假人大江先生愤而去打这1毛钱的官司,其用意显然不在要获赔礼1毛钱,而是希望借此唤起广大消费者切身维护自己权益,从而天下围攻短信违规收费。这1毛钱的官司不打,有关SP和电信运营商就会继续重复收取无数消费者的1毛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起1毛钱的官司还真不小!